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饮料瓶材质碳排调查报告,指出PET瓶每百克材质碳排量最低值与最高值差15倍,饮料瓶容量越小每百克材质碳排量越高,饮料价格越高瓶子越厚。
记者了解到,目前由品牌主导的包装回收环保行动成为行业趋势,各大品牌纷纷进行饮料瓶瓶身轻量化的探索和实践,部分品牌已切实涉足零碳饮料领域。
为了解饮料瓶在碳排放方面的相关情况,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上海市消保委联合上海轻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双碳”实验室开展了国内首次饮料瓶材质碳排调查评估。此次调查涉及109个品牌、320件产品(含17件进口产品),其中PET类材质产品266件,铝罐材质产品54件,基本覆盖了上海市售饮料品牌。
本次调查由市场抽样测试计算和品牌方沟通两部分所组成:一是通过对饮料瓶样品进行拆解和称重,参考国际和国内相关权威标准中的计算方式获取“碳排放理论数据”;二是就“碳排放理论数据”与相关品牌方进行技术沟通,综合公司可以提供的供应链碳足迹有关的资料形成调查评估技术数据与案例。
调查结果发现,PET瓶每百克材质碳排量最低值与最高值差15倍。266个PET类饮料瓶样品平均每百毫升/每百克材质碳排量约为0.035公斤CO2e,中位数约为0.029公斤CO2e,其中最低约为0.010公斤CO2e,最高约为0.149公斤CO2e。
54个铝罐饮料瓶样品平均每百毫升/每百克材质碳排量约为0.105公斤CO2e,中位数约为0.064公斤CO2e,其中最低约为0.042公斤CO2e,最高约为0.341公斤CO2e。
本次调查中评估的PET类饮料瓶样品覆盖了95克至2000毫升的各类容量规格,其中,小容量、中容量和大容量主要流通的规格分别为300毫升、500毫升和1000毫升。通过数据评估发现,大容量产品的平均每百毫升/每百克材质碳排量总体低于小容量产品,因此,购买大容量包装的饮料产品更为绿色低碳。
调查还发现,饮料价格越高瓶子越厚。本次调查对市面上多种不同品类的饮料产品做了全面覆盖,经过数据分析评估发现,不同品类的饮料产品在饮料瓶碳排放方面数据差异较大。在各品类中,饮用水类产品塑料瓶的每百毫升/每百克材质碳排量最低,乳制品和含乳饮料类最高。
调查结果为,蔬果汁、咖啡饮料、乳制品和含乳饮料等高值品类的饮料瓶在PET材质克重上比同等容量的低值饮料类(如碳酸饮料、矿泉水等)材质克重高30%至68%不等。
此外,产品定价对于饮料瓶材料用量影响显著,其问题大多在于花了钱的人高值产品的瓶身质感要求比较高,品牌方为保障消费者体验感会增加饮料瓶材料用量。而轻量化瓶增加了产品运输、搬运和储存过程中变形的风险,品牌方为保障高值产品的完好性,也会增加饮料瓶材料用量。
记者了解到,饮料行业在减塑降碳路径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较为明显的行动趋势。在饮料行业中,PET、PE、PVC、PP等材质被普遍的使用。其中,PVC在生产和销毁过程中会排放有毒物质,且回收利用相当困难。
本次调查发现,各大品牌积极用PET替代PVC,使饮料瓶更易于回收再利用。与此同时,由品牌主导的包装回收环保行动也成为行业趋势。如2023年6月,光明乳业逐步推动环保行动,启动了牛奶包装回收3.0活动。此次活动不仅继续回收牛奶纸盒,还首次将PET包装的牛奶瓶纳入回收范围,这一举措传播了“减塑低碳”的环保理念,并推动了塑料回收产业链的加强完善和发展。
根据GB/T18455—2022《包装回收标志》的标准,当包装由多种不一样的材质的组件构成时,需要在每一个可回收利用的包装组件上明确标注回收标志。本次调查发现,铝罐类饮料包装多为一体式罐体,其可回收标识通常位于罐体的立面。而PET类饮料包装由于包含瓶盖、瓶身和标签等多个部分,其可回收标识大多仅在瓶身底部标注了PET标志。总体而言,铝罐类饮料在可回收标识的标注位置和规范性上表现更佳。
轻量化是对饮料瓶减塑降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各大品牌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手段。未解决PET饮料瓶轻量化过程中也许会出现的包装性能及体验度下降问题,各大品牌通过包装技术开发、瓶型优化设计等方式,逐步做到在瓶身减重的同时保持优化体验。除了优化瓶身外,各大品牌也通过瓶身标签减少、瓶盖创新设计和集束包装等方式来进行了许多轻量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如百事推出了首款“无瓶标”百事可乐;伊利开展微发泡技术在每益添乳酸菌饮料等产品包装上应用,实现标签和塑料杯包装减量化8%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品牌正在探索对较有潜力的产品做挑选和碳中和打造,有部分品牌已切实涉足零碳饮料领域。如康师傅于2022年推出的国内首款碳中和茶类饮料“纯萃零糖”已被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颁发了《碳中和证书》。“纯萃零糖”在行业内首次提出采用茶叶自有茶园的碳汇进行碳抵消,并首次开发了茶园灌木碳减排量计算方法。
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饮料瓶材质碳排调查报告,指出PET瓶每百克材质碳排量最低值与最高值差15倍,饮料瓶容量越小每百克材质碳排量越高,饮料价格越高瓶子越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