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循环经济调研:资源再生产业如何掘金“城市矿山”?

  成群伫立海岸线旁的白色风车、逐步铺满城市干道的“绿牌”汽车、在社区商厦间堆成小山的快递和外卖......在更多新经济业态涌现的同时,另一个问题随之浮现:当这批新产品常规使用的寿命终结、产业链走到终端,慢慢的变多的“新型垃圾”该去向何处?

  对兼具新能源汽车大省、塑料生产大省、非流动人口大省等多重标签的广东而言,2022年全省普通工业固废产生量达到8400万吨,工业危废产生量达546.4万吨。在新兴起的产业加速“起飞”、经济总量冲破13万亿元之后,这座经济第一大省亟待在有限的自然资源和“无限”的城市固废之间实现新的“生态平衡”。

  如何找准平衡的“支点”?梳理广东过往三年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循环”一词被反复提及。从2022年提出“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到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强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显而易见,发展循环经济已被广东纳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末端的资源回收利用环节,一些“嗅觉”敏锐的企业也已率先入局。今年以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广东多地企业及产业园区发现,受市场需求、资源瓶颈等内外部多重因素驱动,塑料回收、废旧电池等一批资源再生产业正加速崛起,接驳多类产业链下游,逐步补全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走进肇庆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园,渔网等各色塑料制品被堆放在不同企业的仓库内。经过破碎、分选、清洗、改性、造粒等系列工序后,每年产业园内有超万吨废旧塑料以消费后再生塑料(PCR)、工业再生塑料(PIR)等身份“重生”,再次进入制造业上游,成为家用电器、电脑配件、家居用品等各色产品的生产原料。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些废旧塑料主要是通过企业自建的回收网络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其中大部分废旧塑料回收自广东。

  国家统计局公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1-5月全国塑料制品产量累计达3002.8万吨,累计增长1.0%,其中广东省塑料制品产量达509.96万吨。《2020-2022年广东省塑料行业运行及发展报告》也显示,目前仅珠三角九市的塑料制品年产量就已超过千万吨,约占广东全省的83%、占全国比重的1/8。

  除生产端外,消费端涌现的电商、外卖等新业态也进一步拉高广东塑料制品需求量。目前,快递、外卖包装仍主要以塑料包装袋、餐盒、餐具为主,其中大部分为塑料材质。而2023年,广东全省快递业务量就达到345.7亿件,占全国比重超四分之一。

  在新消费业态背面,“塑料围城”难题何解?产业的加入提供了新的“解题办法”。

  “除了在广东建立的生产基地外,我们在湖北、四川都成立了回收基地,主要回收前端循环再生资源。收回来的废旧塑料经过系列处理工序可再生为ABS塑料,重新投入生产后为下游公司可以提供再生资源产品,如高端电脑配件等。”广东特普爱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特普爱”)项目经理莫少龙说。

  莫少龙表示,“目前特普爱下游合作客户主要为设立了ESG目标的头部企业、上市公司等,要进入这一些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一定要使用再生资源。”在头部企业需求拉动下,2024年特普爱新投资1.2亿元建设广宁生产基地,共建设3条自动清洁洗涤、分选生产线条改性塑料粒生产线条塑料制品生产线吨。

  与特普爱同处一个产业园,广东钟银塑料有限公司(简称“钟银塑料”)工厂外墙上的一组数据更直观展现了资源再生产业的溢出价值:年处理4万吨废塑料,相当于二氧化碳减排129048吨、节约发电90133千瓦、节约汽油371713升,是169333亩森林生长一年所需处理的二氧化碳量。

  钟银塑料总经理黄彬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目前钟银塑料已取得ISO 9001和GRS塑料循环利用认证,每个月回收废旧塑料“毛货”约4000吨-5000吨,其中80%回收自广东市场,“2023年公司产值已经做到1.7个亿左右”。

  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资源再生产业进一步托起了高水平发展的“绿色底座”,广东瞄准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引领全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随着第一批新能源汽车陆续进入退役期,从报废车辆上拆解下来的废旧动力电池正成为一座亟待妥善开发的“城市矿山”。

  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53万辆,占比约为全国四分之一。不少业内人士预测,广东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基地,也将在2025年迎来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的浪潮。

  嗅到市场风向,广东近年来也集聚了一批电池厂家和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循环利用企业。一位在广东从事动力电池回收多年的业内的人表示,行业流传着“全国电池回收看广东”的说法,不少省外企业要进入电池回收行业,几乎都要先到广东取经,寻找供应链合作。

  在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邦普循环”)的工厂里,技术工人正监控着大屏跳动着各种复杂的化学参数。大屏背后的工厂自动化流水线上,退役动力电池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将被提取出镍、锰等有价值的金属材料,送回母公司宁德时代电池工厂里,成为新电池的正极材料。

  邦普循环仅是广东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天眼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动力电池相关回收企业注册总量已超4万家,其中仅广东就超过1万家。而在全国符合工业与信息化部出台《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156家白名单企业中,广东也有22家企业入选,总量位居全国第一。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任婷艳向记者表示,广东省作为新能源动力电池大省,经过几年的试点,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标杆企业的培育及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广东规范企业电池回收技术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正规企业在电池拆解破碎再利用环节对环境影响基本可控。

  绿循新能源产业(广东)有限公司便是工信部梯次利用白名单企业之一。绿循新能源负责人唐骏杰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目前将梯次利用产品用于小型储能变电站、低速车等领域的技术成熟,而将其利用在家庭小型储能设备并出口到非洲等地,也已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

  回收拆解方面,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白名单企业邦普循环负责人处了解到,其目前已在全球废旧电池回收领域率先破解了“废料还原”的行业性难题,通过独创的定向循环DRT技术,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1%。

  此外,也有企业也打通了梯次利用和回收拆解全链路。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负责人胡林林表示,目前企业已实现从废旧电池拆解-梯次利用-破碎分选-湿法冶炼-金属盐提纯-正极材料制备的闭环体系,同时具备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的白名单资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趋向成熟,但对回收利用企业来说,如何回收到大量电池仍是关键。

  邦普循环负责这个的人说,目前公司与其他电池厂商、汽车厂商、4S店等上下游企业,合作共建废旧电池回收服务网点,覆盖全国超过200座城市。再生利用后再将回收的电池材料供给母公司宁德时代或其他电池生产商。

  车企也在探索参与完善电池回收链条。其中,比亚迪选择委托授权经销商回收退役动力电池,并与格林美等龙头回收利用企业合作,打造了“材料再造-电池再造-新能源汽车制造-动力电池回收”的循环体系。

  但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除头部企业外,大部分回收利用企业仍受废旧电池回收难问题的困扰。有关部门预测,目前中国动力电池的规范化回收率尚不足25%,而这样的一种情况在广东同样存在。由于回收门槛低,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不少正规企业面临电池回收难问题,产能无法开足,这也成为目前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的发展掣肘。

  聚焦堵点问题,今年4月,广东省出台《广东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支持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包括支持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及电池更新换代、支持合乎条件的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公交车及电池更新等工作,同时强调有序推进动力电池等产品设备及核心部件梯次利用。

  业内人士表示,希望乘着国家和广东省大规模以旧换新的政策东风,尽快构建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以规范行业发展,为马上就要来临的大规模电池退役潮做好准备。

  九州通、华润、海王医药……20余家医疗企业涉嫌串标,部分被终身禁止参与采购

上一篇:汲取榜样力量 传承三种精神丨天津旭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在奋斗与奉献中实现价值

下一篇:【48812】天龙塑料制品 助力村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