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中山市孙文东路与长江路交会路口迎来一个人气爆棚的星期天。中山富逸城TopPark开业吸引的大量客流、车流,导致了附近路段交通拥堵。
18万平方米城市级大型购物中心,集MALL、街区、空中乐园等于一体,超200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店铺入驻……作为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开业的第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富逸城TopPark当天也引爆了中山人的微信朋友圈话题,热度丝毫不亚于现场。
这样火爆的商业消费场景,近年来在中山也属少见。一场引发全城围观的商场开业事件,也引出新的商业话题:中山本土商业品牌,近几年经历了什么?
当国内商业巨头集中入驻,周边城市的连锁商业品牌潜心入局,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本土商业品牌,不仅需要直面商业市场形势的新变化,还要迎接更多竞争者的挑战。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90年代初,零售业发展迅猛。
1990年,全国第一家连锁超市——美佳超级市场在东莞市虎门镇开业,拉开了国内连锁超市经营的序幕。同样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中山,本土零售业品牌也迅速萌发。
1994年,广东壹加壹商业连锁有限公司(下称“壹加壹”)成立,壹加壹连锁超市首店在岐江河沿岸的凤鸣路开业。在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壹加壹在中山市区、各镇不断扩张,并将网点拓展到江门、珠海、佛山等市。到2021年,壹加壹零售门店数量已达71家。壹加壹不但成为中山人心目中的“本土第一超市品牌”,还先后摘得“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国连锁经营最具规模竞争力50强”等荣誉。
紧随连锁超市的,是大型百货商店开始兴起。1995年至1998年,益华百货、中山百货、中恳百货三个大型商业中心相继开业,“shopping mall(大型商业中心)”业态在中山兴起。这一时期,中山商业领域主要以本土商业品牌为主。
进入新世纪,中山商业升级迎来重要分水岭。2003年,国际零售巨头永旺旗下的吉之岛超市(现名“超市”)、沃尔玛超市首店同时落户中山,外来商业品牌第一次走进中山;2004年,中山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大信·新都汇石岐店开业,首创集“百货、超市、家居、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商业模式,以一站式消费方式引领中山消费潮流。该商业体一开业便大受市民欢迎。
1984年,大信控股公司创立,主营业务是建筑幕墙。大信·新都汇石岐店大获成功之后,大信控股逐渐将业务扩张至商业、地产、物业服务、零售、酒店等多个行业。
站在大信控股的“肩膀”上,大信·新都汇迅速从中山市区向外铺开网点,打造出中山本土顶级规模的商业综合体连锁品牌,成为中山商业领域当时的“最强王者”。大信控股官网显示,大信·新都汇的购物中心在中山曾多达18个,覆盖了中山市区和众多镇街。此外,大信·新都汇曾多次跻身中国商业地产运营十强。
无论是壹加壹,还是大信·新都汇,都在中山人的情感坐标中标记了独特位置,也在中山商业发展历史中立下了重要里程碑。
近几年,多家中山本土商业品牌传出资金链紧张传闻,传统大型购物中心呈现不同程度的衰落。大信·新都汇位于镇街的多家店面结业或转让,旗下连锁超市品牌信和超市的多家店面也退出经营;益华百货在中山的门店已陆续撤场关闭;壹加壹位于镇街的多个网点也因故闭店。
外来品牌的持续引入,新的商业体不断落地,必然会对原有市场格局造成冲击。对于老牌商业体来说,这种压力来得更加具象。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内,中山市主城区就有多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开业,包括中山石岐万象汇、天奕星河COCO City购物中心、华发商都、富逸城TopPark、天虹购物中心等;镇街区域,则有位于小榄的悦和丰商场、港口镇的万民汇MO CITY、坦洲镇的中业百货等。
连锁商超方面,除了开业最早、目前经营顶级规模的本土品牌壹加壹,早期进驻中山的零售品牌有、家乐福、、大润发、华润万家、永辉等国内国际知名品牌,此外,来自珠三角地区的珠海鹏泰百货、东莞嘉荣超市、深圳天虹超市等品牌也都已在中山布局多年。
今年是大信·新都汇石岐店开业20周年。作为最早涉足中山大商业领域的“先行者”,直面的是更多“新生代”的到来。
大信·新都汇的策略是,以变应变。南方日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大信·新都汇一直比较重视业态更新,20年来从始至终坚持不定期升级基础设施,优化商场布局、动线,更新商业品类,提升商场环境,通过持续优化硬件保持消费吸引力;作为本土成长起来的商业品牌,大信·新都汇更加重视与本地客群建立情感链接,商场很多系列文娱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多年,积累了众多粉丝。充分的发挥接近性优势,继续做好“本土化”文章,做好差异化运营,服务好社区客群,大信·新都汇仍在本地葆有区域商业竞争力。
30年来,中山有很多本土商业品牌创造过辉煌,其中有些知名品牌已经消失,比如益华百货、中恳百货;但也有一些品牌厚积薄发,探出新路,例如壹加壹在原来连锁超市的基础上衍生出购物中心等新业态,简爱集团在家居主业的基础上,切入商业综合体新赛道,打造出“家居+零售”的组合业态。它们的探索,都为中山商业持续发展带来了宝贵的启示。
“只要做实‘深度本土化’,就能守住自己的‘护城河’。以本土消费者为中心,匠心经营,行业会为你投票,消费者会为你买单。”中山市工商联常委、市商业协会会长罗辑俐认为,在当下商业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山的商业发展空间依然足够大,本土商业品牌更应保持定力,发挥熟悉本土文化的优势,坚定深耕本地市场,寻找自我的定位和专属客群,注重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情绪价值,就一定能找到发展的增量空间。
“本土品牌与外来品牌之间,应当保持一种和谐的竞合关系。竞争使人进步,合作才能共赢。”在罗辑俐看来,区域商业市场是开放的市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本土品牌必须以开放的心态理性面对“外来选手”的入局。开放市场从不缺少竞争对手,无论是外来品牌,还是本土品牌,他们之间应该是“以共生求共荣、谋共赢”的关系。
2019年11月1日,中山完美金鹰广场购物中心——完美金鹰汇开业,商圈总占地面积超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58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区就占70%,是汇聚高端住宅、商业、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刚刚开业,完美金鹰汇就遭遇疫情,商业市场环境急转直下。在吸纳了一批又一批商户进场但运营情况普遍不佳的情况下,项目迅速调整战略,与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万象生活合作,对原有商场做改造升级,打造了中山石岐万象汇。
为金鹰广场带来了专业运营团队,并依托品牌影响力开展招商,高效导入近200家精选品牌、70多家城市首进店、100多家城市高标店,迅速激活了整个商圈。
2022年11月25日,中山石岐万象汇全新亮相,“MALL+内嵌广场”特色消费场景惊艳全城。一年多过去,这里仍是目前中山城区人气最旺的大商圈之一。
本土商业综合体引入外来运营主体实现“翻盘”的成功案例,还有中山天奕星河COCO City,在前期运营效果不佳的情况,中山展盈地产引入深圳星河商置,成功逆转形势,联合打造出了城区人气商圈。
有趣的是,石岐万象汇开业后,相隔不到百米的小商圈假日广场并未因此受到“虹吸”。
万象汇瞄准的是26—40岁之间的品质消费客群,引进的200家品牌中,30%是城市首进品牌,50%是城市高标店铺。而具有浓厚文艺气质的假日广场,则聚焦商业细致划分领域的小众客群,将受众定位为爱好文化艺术的中高端消费者。两者因此实现了错位引流,同时又共享客流。
“我们之间是‘品质+文化’的消费组合,双方不是零和博弈,而是相互加持、互为补充,实现了‘1+12’的商业效果。”假日广场副总经理郑晓华介绍,万象汇2022年11月开业后,假日广场2023年客流量同比增长约15%。这样的变化,让双方形成了深入合作的新共识。根据初步计划,两个商圈计划通过加建天桥或连廊,进一步打通两个商业空间,让消费群体在两个商圈内更自由顺畅流动。
本土品牌与外来品牌强强联合,大小商圈携手拓展客群,两种新的共生关系,正在生动演绎中山商业市场的新生态。
深中通道通车后,人流从珠江口东岸涌入中山。在市中心,商业面积仅3万多平方米的假日广场,也满溢他城顾客的热情。
“深圳、香港的游客变多了,到中山,他们想感受的更多是城市特色文化。”假日广场副总经理郑晓华表示,假日广场很小,只是一个小型的shopping mall。但是一直以来,假日广场坚持聚焦文艺类中高端消费细分市场,将主力花钱的那群人界定为对生活质量有要求、喜欢艺术设计氛围的年轻家庭或爱好者。商圈坚持在建筑美学、本土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方面下功夫,将文化艺术创意元素融入消费场景,为顾客营造“小而美”精致消费空间,提供持久的新鲜感。
整个假日广场,像是一个博物馆式的艺术空间,艺术展品随处可见。除了在公共空间展出的雕塑,假日广场还常设传统雕塑造像馆、中古椅具设计展、木工具展馆、古铜钟展、龙文化博物餐厅、民俗收藏博物餐厅、古香山匾额主题博物餐厅等主题区域。消费的人在逛街购物的同时,就能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
这样的“文化意识”质感和“精致主义”追求,让小商圈保持着对商户和消费的人的双重吸引力。多个富有中山文化特色的餐饮、文创品牌独家店面已经在假日广场驻扎多年,“仅此一家”的专属体验吸引了诸多忠实粉丝。在大众点评推出的中山购物商圈好评榜单上,假日广场已连续多年在商圈好评度、产品最佳、环境最佳、服务最佳等指标上位列榜首。
2021年,假日广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至今仍是全市唯一进入这个国家级名单的商圈。
深中通道通车前后,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集中布局中山,中山商业市场迎来更激烈的竞争。
“一桥飞架,带来了竞争,也带来了人流和更多机遇。”郑晓华表示,竞争的压力有AB两面,假日广场看到的更多是积极一面,商圈将更加明确发展定位,保持定力,练好内功,迎接更多大湾区游客到来。